【Now新聞台】政府計劃修例,明年四月一日起禁售迷你包裝蒟蒻果凍,違例者最高可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半年;食安中心認為這類杯裝的蒟蒻果凍有哽噎風險,其他包裝的蒟蒻果凍亦必須按規定寫明注意字眼。
這些在超市中看到細細舊的蒟蒻果凍,不少人年少時都吃過。
小朋友:「喜歡,因為我喜歡它的味道,很好吃。我會咬多兩下才吞下去。」
林太:「如果是一粒一粒擠出來就很容易噎到,因為小朋友一吸入就會立刻吞。我覺得如果是幼條裝,就會沒有很容易哽著。」
不過這類蒟蒻果凍如果是迷你杯裝,明年4月1日起就不可以再在市面出售。
食安中心提出修例,規定高度或闊度不超過45毫米的杯裝果凍不得含有蒟蒻,而所有預先包裝含有蒟蒻的果凍,包裝最外層顯眼處必須清楚寫明合規的安全字樣。
中心指,迷你杯裝蒟蒻果凍對小童及長者風險大,在外國亦有人因為吃同類包裝蒟蒻果凍而窒息致死,因此建議修例,而其他類型的包裝就不受限制。
食安中心(社會醫學)顧問醫生張勇仁:「除了因為有蒟蒻在入面、質地較硬以外,它吃的方法亦是我們其中一個考慮因素,因為它需要擠出來,或可能要按出來一下的力度,是有機會剛剛滑到喉嚨後面,引致窒息的風險。」
中心相信市面上只有約8%蒟蒻果凍跌入禁售範圍,對業界影響不大,如在條例實施前發現有商店繼續售賣同類產品,會發信提醒;而市民在網上購買蒟蒻則不會受影響。
張勇仁:「我們主要規管禁售,禁止他售賣。當然如果有人在外國購買這些果凍,帶回來自己食用,是不會觸犯法例。」
修例建議,下周三會以「先訂立、後審議」方式提交到立法會,中心亦會向學校發信提醒他們禁售有關產品,又會舉行講座等,加強宣傳健康教育。
如果家中還有這類迷你杯裝蒟蒻果凍,都不用丟掉,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可以吃得小心些,進食時先推出來,多分數口食用,就可以避免哽噎。
#要聞